位於福井縣阪井市三國町的東尋坊,屬於越前加賀海岸國定公園的一部份,被列為國家名勝和天然紀念物,是北陸地區屈指可數的絕景地。
東尋坊大約形成於1200萬年到1300萬年前的火山活動。岩漿上升至接近地表後,在地底冷卻凝固,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柱狀岩石在後來又隨著地殼變動而隆起升至地面,歷經日本海千百年漫長歲月的海蝕作用,最終形成了如今這一片延綿約1公里、岸壁高達25至50米的懸崖峭壁。

從崖壁斷面可見到清晰的輝石安山岩柱狀節理(五角形、六角形的柱狀岩石的集合體),這種節理在地質學上非常罕見,目前在全世界僅有3處,除了東尋坊之外,另兩處在朝鮮半島的金剛山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挪威西部海岸。
東尋坊之名的由來有著一個並不太美麗的傳說。

在越前勝山(今福井縣勝山市),有一座距今一千多年歷史的天臺宗寺院——平泉寺。寺院是由越前的高僧大德泰澄法師開山創建。
不知從何時起,寺院裡住進了一個心態扭曲、行為暴力的惡僧。不管別人說什麼,他都會反對。還自恃力大無窮,經常對其他人粗暴無禮,為所欲為、作威作福。寺內其他僧人都看不慣他的所作所為,但礙於沒有人能將他打贏,一直以來都敢怒卻不敢言。久而久之,便不再有任何一個同修願意親近他。
他對人説:「人在死後都想往生極樂淨土,去往西方佛國。所以人們為了這個目的,在這個世上不做任何壞事,過著循規蹈矩又保守的生活。但是我卻不想那樣,我就想要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。我即使死了也絕不會去西方的極樂淨土,我要盡可能地到東方去。所以從現在開始,我要把名字改為『東尋坊』!」

從此之後,東尋坊的惡行積累得越來越多、越來越重,寺院的名聲也因此而變壞,那些心存善念的僧人都陸續離開了寺院。其他的僧人們心想:「如果這樣長久以往,寺院早晚會被東尋坊毀掉,我們必須做點什麼阻止東尋坊才行。」大家於是暗中商議,想辦法引誘東尋坊到三國海岸(今福井縣阪井郡三國町西北部的海岸)遊覽。
東尋坊到達三國海岸後,僧人們為他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酒會,並邀請東尋坊不要客氣、盡情飲用。
酒會之地前面是懸崖峭壁,海面風平浪靜,周圍的景色美得難以形容。東尋坊此時被其他的僧人輪流灌酒,喝得酩酊大醉,直說:「我不能再喝了,我得休息一下。」但是其他人根本不理會他,繼續給他灌酒。東尋坊最終喝得完全不省人事,沉沉地睡去。
一個名叫真柄覺念的強壯僧人,一把抱起了沉睡的東尋坊,將他從懸崖之上扔了下去。

就在東尋坊被投入海中之時,刹那間原本晴朗的天空烏雲密佈翻滾、暴風驟雨突至,海面也翻起了狂潮大浪,突然響起雷鳴巨響,一道閃電劃過海面。真柄覺念也被這場大風和大浪捲入至海底。
僧人們個個臉色慘白地站在雨中,「這是什麼?這是什麼?是東尋坊的鬼魂麼?」

這場惡劣天氣持續了四十多天之久,在這之後,每逢四月初東尋坊去世的日子,這片海域就會天氣突變,狂風暴浪、電閃雷鳴,當地漁民不僅不能出海作業,船隻和房屋也都因此受損。人們都認定是東尋坊的怨魂不散,大家便找到了福井東光寺(今福井縣福井市豐島的臨濟宗妙心寺派寺院)的開山瑞雲僧正。
瑞雲長老應大家所請來到投擲東尋坊的岩壁上超度他,親自作了一首悼亡詩:「好圖見性到心清,迷則平泉不太平。北海漫漫風浪靜,東尋何敢礙舟行。」並把寫有詩文的紙張投入海中。自此後,再到四月時,大海便風平浪靜,也沒有再發生過雷擊和閃電。從此之後,人們便把這座岩壁稱為了東尋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