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島是位於高松東部的一座島嶼,因其形似屋頂而得名。無論在高松市內、還是往來高松的路上,都很難不注意到這座極具特點的島嶼。四國遍路的第八十四所靈場「屋島寺」便坐落在島嶼的南嶺之上。

屋島寺始建于平安時代。天平勝寶5年(西元753),六次東渡的鑒真大師終於在這一年底登陸鹿兒島、抵達日本。鑒真大師乘船從九州太宰府前往奈良東大寺,途徑瀨戶內海時,他突然感受到屋島山頂有一股瑞氣。隨即下船探訪的鑒真大師,於是在屋島北嶺興建了一座「普賢堂」,將從大唐帶來的普賢菩薩像和經書供奉在其中。後來鑒真大師的弟子、東大寺戒壇院恵雲律師在此建立堂塔、構築寺院,成為屋島寺首任住持。弘仁6年(西元815),空海大師遵嵯峨天皇勅願,將鑒真大師建在北嶺的寺院移至南嶺現址,並雕刻了「十一面千手觀音坐像」作為本尊安奉於寺院本殿之中。
四國島有很多關於狸的傳說,其中最有名的太三郎狸就與屋島和屋島寺有很深的淵源。
善於變化的太三郎狸會經常用變身術來幫助人們。據傳當時化身成人、為雙目失明的鑒真大師引路到達山頂的就是這位太三郎狸。及至空海大師來到屋島、迷路在重重山霧之中,又是太三郎狸變化成老人為他引路。等到屋島寺從北嶺遷到南嶺後,空海大師就將守護寺院的重任交給了太三郎狸。這之後很多前來屋島寺參拜的人,都曾遇到過化身斗笠蓑衣老人的太三郎狸帶路。


還另有一個關於太三郎狸來歷的傳說。
平安時代的武將平重盛曾救下一隻身受箭傷的狸並悉心照料。狸痊癒後為了報恩,發誓要世世代代守護平家子孫,太三郎狸就是那只狸的後代。
1185年源平合戰中,源義經一舉攻佔了平家最後的本陣所在地屋島,這場戰役直接導致了平家的敗亡。大戰之後,太三郎狸化身為四國狸的總大將,仍然據守在屋島。此後每當再有戰亂或禍事發生時,太三郎狸便會立刻通知屋島寺住持。不僅僅因為太三郎狸是寺院本尊十一面觀音的御用狸,更因其對寺院的守護而受封為 「蓑山大明神」,寺院還為它建立了蓑山神社,屋島寺也成為了野生狸的嬉戲之所。

現今狸在日本傳說中大都性情平和、溫煦善良,而且會幻化為人的形象去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。與其他的神靈相比,狸顯然更具人情味、更易令人歡喜親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