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戶時代的天保六年(1835),一位名叫慈忍的僧人巡禮完「四國八十八所」之後回到了九州的篠栗。有感於當地人民生活的窮困窘境,慈忍法師出於祈願和救度的目的,便提議仿照「四國靈場」在篠栗修建一座寺院,這座最終在嘉永七年(1854)完工的寺院被稱為「篠栗四國」,就是現今南藏院的前身。
明治時期,政府下達了「廢佛毀釋」的命令,「篠栗四國」也很快受到了波及。明治19年(1886),福岡縣令下達命令廢毀寺院。後來經過當地民眾持續十餘年的請願,政府最終在明治32年(1909)9月同意以將高野山的南藏院遷至當地的形式重建寺院。故而,南藏院既是「四國靈場」的總本寺,同時也使高野山真言宗的別格本山。

當時一起隨南藏院從高野山來到篠栗的是寺院第21代住持林覺運,為了寺院能夠法運昌隆,他在九州各地積極弘法、廣結善緣,當地民眾也極力護持。久而久之南藏院所代表的「篠栗四國」已成為與「小豆島四國」和「知多四國」並稱的「日本三大新四國霊場」,時至今日南藏院也成為每年有超過130萬人次參訪的名刹。

南藏院距離福岡市區並不遠,從博多搭乘JR電車最快只需要二十多分鐘就可到達,可謂是篠栗四國中交通最便利的。寺院最廣為人知的是一尊釋迦涅槃像。佛像為青銅鑄造,全長41米、高11米、總重約300噸,於1995年5月建成,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青銅臥佛像。常年來,南藏院一直向緬甸、尼泊爾等東南亞地區的兒童無償提供藥品、醫療用品和文具。作為答謝,1988年緬甸佛教會向南藏院分別贈送了佛陀以及阿難、目犍連二尊者的舍利。釋迦涅槃像就是為了供奉這三枚珍貴的舍利而建。

在佛像的左手上掛有一塊五色彩布,以契合佛陀成道時出現的「五色光」。這塊布也一直延伸到佛前禮拜的地方,信眾們可以直接握住這塊與佛陀左手相連的彩布以祈福。
在前往釋迦涅槃像之前,需經過一條長隧道。隧道內兩側的黑色牆面上畫著一尊尊佛像,和日本傳統信仰中能給人帶來好運的七福神像,所以這條隧道又被稱為「七福神隧道」。據說「七福神隧道」對於祈求財運非常有幫助,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釋迦涅槃像落成後僅一個月,寺院住持林覚乗就中了1.3億日元的巨額彩票,成為一時熱議。這也很自然地被認為是“臥佛”帶來的好運,可謂名副其實的“躺贏”。這之後南藏院就成為許多懷著彩票發財夢想之人的祈願之處,也名列日本五大超靈驗場所之一。
